看完最后一个字,给稿件做了下标记,用手指轻轻揉了揉太阳穴。
缓了缓疲惫后开始看起了第二个稿件鲁东寄来的……林疏月细长的手指翻着稿件,
字迹很漂亮,开头写着作品的名字。《红高粱》作者 拾光记这一眼,
没感觉出什么特殊的东西,但是这个名字又让他联想到是不是种植红高粱的科普,
还是农民与庄稼的故事。林疏月低着头快速阅读着,只是读着读着,林疏月微微愣了下来,
嘴唇轻轻咬着手指,这一瞬间有一种小女儿的姿态。细细品味着书中每一个角色。
作为一个精读各个国家的文学作品的审稿编辑,林疏月的专业是毋庸置疑的,
在外国文学作品在国内传播有限的时候,
她就已经通过在香港的妈妈拿到了精校版的外国著作了。
林疏月瞬间明白了自己手中的这个作品意味着什么。思及至此,
她重新翻开了第一页看了看笔名,微微摇了摇头,在记忆中没有见到过这个名字,
缓了缓神情,重新看了起来,这一次她看的格外仔细,逐字逐句的品读了起来。
这一看不得了。她看着书稿上秀丽端庄的文字,完全沉浸到了故事里。
这个样子不知持续了多久,等到她回过神来,书稿已经到了最后一个字。
林疏月将散落的发丝別到了洁白的耳畔后,一言不发的看着手中的手稿,
随后在手稿中拿出了带有作者地址的的信纸。
投稿地址:鲁东潍市大槐村……沈砚之林疏月默默记住了这个地址和这个名字,
站起身收起座上的手稿,拿着手稿往主编的办公室走去。
刚才给他手稿的李兰看到这个情况开口道:“小林,这是有好稿子了。
”林疏月点了点头:“我看着挺不错的,拿给主编看下”。
的僵硬了几分还是微笑的对着她说道:你看着都好那肯定是好稿子了,快拿给主编看一下吧,
一会也让我也欣赏下”。林疏月微笑的朝她点了点头,对着主编的办公室敲了敲门”。
里面传来的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:“进来”。林疏月推开门喊了句“戴主编好”。戴春生,
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