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隔三个小时,便会向杨奇伟汇报各营的情况,
同时也负责向各营营长传达杨奇伟的命令等等。得益于中继电台的助力,
对讲机的覆盖范围很大,完全能够满足圣教在军事行动中的需求。至于电源问题,
更是无需操心,太阳能板蓄电池稳定可靠,用过的都说好。
正是凭借着对讲机这一强大的工具,即便杨奇伟是第一次领军,也能凭借信息化的巨大优势,
轻松自如地调动各营兵马,如臂使指。而这恰恰是古代领军作战最大的难点之一。
在通讯落后的时代,如何有效且高效的调动军队。杨奇伟陷入沉思,片刻后,
他转头看向一旁待命的传令兵,果断地命令道:“给我联系张大山。”传令兵听到命令,
立刻行动起来,迅速打开对讲机,开始呼叫张大山。“这里是圣教指挥部,
张营长听到请回答。”此时,在唐县的一处普通民宅内,四五十个人挤在不大的院落里,
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格外拥挤。这四五十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拨人。
其中一边是张大山等人,约莫有二十多人,他们身着普通商人与小厮的服饰,
正是以此混入了唐县。而另一边,则是唐县本地颇具实力的帮会——小刀帮。
小刀帮共有弟兄三百多人,在唐县这片地界,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势力。
要说张大山怎么会和唐县本地帮派搭上关系,还多亏了三子的功劳。三子,全名杜三,
是唐县杜皮村人。由于天灾人祸接连降临,他父母不幸双亡,家中一无所有。平日里,
他主要依靠村人的施舍勉强维持生计。若是讨不到吃的,就只能前往附近的山野,
寻觅一些可以果腹的野味。有就吃,没有就只能饿着肚子,常常是饥一顿,再饥一顿。
直到他遇到圣教,听闻圣教正在收人,而且入了教就是兄弟,管饭,随便吃。
杜三听到管饭随便吃,当即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圣教。三子是圣教中为数不多的本地人。
又因为他居无定所,四处漂泊,对唐县各地的情况都非常了解,
便被张大山带去唐县县城打探消息了。在三子的引荐下,张大山...